“凤还巢” 激活阜阳农村经济
发布:2009-1-15 10:16:22 来源:阜阳日报 浏览次 编辑:晓宇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民大成加入了民工潮。经历种种曲折,大成最终在城市里站住了脚。十几年后,大成回乡,实现了当初离乡时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建起自己的企业……这就是日前公映的以阜阳农民工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农民工》的主要内容。现实生活中,阜阳常年有20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他们中间,有着许多个“大成”,曾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怀揣致富梦想走出家门。几年,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携带资金和技术返回家乡创业,完成了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角色转换,由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变为回乡创业的“一人创业、致富一方”。
家乡创业天地宽
1993年,高中毕业的太和县双浮镇高寨村农民高东方回乡当起了农民。虽然农村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但是他不满足现状,更不愿跟在别人后面爬坡,脑子中时刻盘算着发家致富。于是,高东方出外打过工,跑过运输,经过商,做过毛发、皮张生意,也干过药材的种植、加工和经销。
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东方从报纸上看到了《山东洛城无公害蔬菜发展成功之路》很受启发,他认为: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具有反季节性,效益可观。于是,他横下心来,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搞调研、找技术、定项目,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创业。
2005年,高东方在村里建起16个标准蔬菜日光温室大棚,并从山东寿光引进优良的黄瓜、辣椒、西葫芦等蔬菜种子。三个月过后,第一批反季节黄瓜、辣椒、西葫芦等蔬菜上市,都卖了个好价钱,平均每棚收入两万多元。
大棚蔬菜试种成功之后,为便于统一管理,形成规模,使乡亲们快速致富,高东方成立了“太和县东方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4月启动了第二期工程,建高档日光温室大棚50栋,春秋棚20栋,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
经过三年的苦苦探索与拼搏,高东方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公司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67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解决了2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集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蔬菜生产、加工、配送和农业观光于一体,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公司已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典范,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高东方本人被评为省级农民创业带头人。2008年,他的东方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咱也可以当老板
现年47岁的王茂生出生于颍上县五十铺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88年,王茂生读初三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被迫辍学。后来,一个做装修活的亲戚让他跟着进城搞装修,这一干就是三年。
就在干装修油漆工的时候,王茂生在老板的办公室里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业务合同书。按照合同,业主要付给老板15万元。王茂生计算了一下:所有原材料成本大约7万元,支付劳动力工资共计3万元,老板坐着不动就净得了5万元。这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刺激:做小工,永远只能拿最低的工资;只有自己做老板,才能赚到大钱。
1993年夏天,王茂生辞掉了油漆工的工作,拿出了自己三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加上借亲友的一笔资金,做起了回收废旧汽车的生意。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王茂生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兴建温室大棚,培育花草果木。
1998年3月,“茂生苗木繁育场”开始建设,1999年5月“安徽茂生苗木繁育基地”正式成立。2000年3月,王茂生在加大对花草苗木品种的投资和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利用自学掌握的技术兴建并正式开通了自己的网站,香草园的客户群也有了广泛而稳固的增加,从省内的合肥、芜湖,到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山东,再到全国各地,香草园几乎天天都有发货车整装待运。
2007年12月,王茂生注册了“安徽茂生香草有限公司”公司和“茂生”商标。如今的安徽茂生香草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现有300亩生产基地和36个生产大棚,可供香草品种80多个,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出售种苗扩大到出售香草盆景、香草干鲜品和香草精油等,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去年,王茂生的企业还接到过北京奥组委的订单,让颍上种出的香草“扮靓”北京奥运会。
一人创业带富一方
在颍上县王岗镇有一家服装培训基地,那是该镇返乡青年农民赵国富独资创办的服装专业学校。十多年来,这个学校共办学一百多期,毕业学员达3万多人。
当年,17岁的赵国富高考落榜后到上海制衣厂做工,学会了一手过硬的服装裁剪技术。1983年,赵国富的裁剪缝纫培训班在家乡开始招生。当时,培训班只有一间教室,一台机子,教学条件十分艰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国富带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员,并成功输送到外地上岗就业,月收入都不少于800元。培训班也因此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许多家长都不约而同把子女送来学习。几年中,赵国富的培训班规模越办越大,学员越来越多,师资力量逐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最终发展成为“国富服装技校”。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跟上市场上服装更新步伐,赵国富经常组织服装技校的教师到上海服装二厂技师进修班参加学习,使他们不断适应服装发展潮流,更新技术。他本人也多次到上海、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服装厂考察,认真学习,订阅了国内外有关服装知识的专业刊物,还参加了高等专业服装学校函授。因此,国富服装技校能够坚持用新技术、新标准培训缝纫人才,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所毕业的学员都是实用性和适用性非常强的人才,许多服装厂家都争着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赵国富又在本县的南照镇兴办了一所服装技校。目前,学校发展势头很好,前来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赵国富也完成了从“打工者”到“送宝人”的角色转换,实现了自己“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梦想。 (作者:王显林 魏飞)
家乡创业天地宽
1993年,高中毕业的太和县双浮镇高寨村农民高东方回乡当起了农民。虽然农村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但是他不满足现状,更不愿跟在别人后面爬坡,脑子中时刻盘算着发家致富。于是,高东方出外打过工,跑过运输,经过商,做过毛发、皮张生意,也干过药材的种植、加工和经销。
一个偶然的机会,高东方从报纸上看到了《山东洛城无公害蔬菜发展成功之路》很受启发,他认为: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具有反季节性,效益可观。于是,他横下心来,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搞调研、找技术、定项目,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创业。
2005年,高东方在村里建起16个标准蔬菜日光温室大棚,并从山东寿光引进优良的黄瓜、辣椒、西葫芦等蔬菜种子。三个月过后,第一批反季节黄瓜、辣椒、西葫芦等蔬菜上市,都卖了个好价钱,平均每棚收入两万多元。
大棚蔬菜试种成功之后,为便于统一管理,形成规模,使乡亲们快速致富,高东方成立了“太和县东方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4月启动了第二期工程,建高档日光温室大棚50栋,春秋棚20栋,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
经过三年的苦苦探索与拼搏,高东方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公司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67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解决了2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集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蔬菜生产、加工、配送和农业观光于一体,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公司已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典范,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高东方本人被评为省级农民创业带头人。2008年,他的东方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咱也可以当老板
现年47岁的王茂生出生于颍上县五十铺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88年,王茂生读初三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被迫辍学。后来,一个做装修活的亲戚让他跟着进城搞装修,这一干就是三年。
就在干装修油漆工的时候,王茂生在老板的办公室里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业务合同书。按照合同,业主要付给老板15万元。王茂生计算了一下:所有原材料成本大约7万元,支付劳动力工资共计3万元,老板坐着不动就净得了5万元。这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刺激:做小工,永远只能拿最低的工资;只有自己做老板,才能赚到大钱。
1993年夏天,王茂生辞掉了油漆工的工作,拿出了自己三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加上借亲友的一笔资金,做起了回收废旧汽车的生意。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王茂生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兴建温室大棚,培育花草果木。
1998年3月,“茂生苗木繁育场”开始建设,1999年5月“安徽茂生苗木繁育基地”正式成立。2000年3月,王茂生在加大对花草苗木品种的投资和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利用自学掌握的技术兴建并正式开通了自己的网站,香草园的客户群也有了广泛而稳固的增加,从省内的合肥、芜湖,到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山东,再到全国各地,香草园几乎天天都有发货车整装待运。
2007年12月,王茂生注册了“安徽茂生香草有限公司”公司和“茂生”商标。如今的安徽茂生香草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现有300亩生产基地和36个生产大棚,可供香草品种80多个,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出售种苗扩大到出售香草盆景、香草干鲜品和香草精油等,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去年,王茂生的企业还接到过北京奥组委的订单,让颍上种出的香草“扮靓”北京奥运会。
一人创业带富一方
在颍上县王岗镇有一家服装培训基地,那是该镇返乡青年农民赵国富独资创办的服装专业学校。十多年来,这个学校共办学一百多期,毕业学员达3万多人。
当年,17岁的赵国富高考落榜后到上海制衣厂做工,学会了一手过硬的服装裁剪技术。1983年,赵国富的裁剪缝纫培训班在家乡开始招生。当时,培训班只有一间教室,一台机子,教学条件十分艰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国富带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员,并成功输送到外地上岗就业,月收入都不少于800元。培训班也因此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许多家长都不约而同把子女送来学习。几年中,赵国富的培训班规模越办越大,学员越来越多,师资力量逐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最终发展成为“国富服装技校”。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跟上市场上服装更新步伐,赵国富经常组织服装技校的教师到上海服装二厂技师进修班参加学习,使他们不断适应服装发展潮流,更新技术。他本人也多次到上海、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服装厂考察,认真学习,订阅了国内外有关服装知识的专业刊物,还参加了高等专业服装学校函授。因此,国富服装技校能够坚持用新技术、新标准培训缝纫人才,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所毕业的学员都是实用性和适用性非常强的人才,许多服装厂家都争着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赵国富又在本县的南照镇兴办了一所服装技校。目前,学校发展势头很好,前来报名的学员络绎不绝。赵国富也完成了从“打工者”到“送宝人”的角色转换,实现了自己“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梦想。 (作者:王显林 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