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患为何屡屡发生?

发布:2007-7-17 21:19:56  来源:新华  浏览次  编辑:晓宇

    新华网合肥7月17日电 (记者 偶正涛)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正在缓慢地推进,17日通过中游枢纽王家坝。淮河洪灾继1991年、1998年、2003年后再次成为举世焦点。很多人不解,淮河水患为何总是“隔三差五”?

    记者长期关注淮河治理,先后采访过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淮河水利委员

会治淮专家、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和安徽省气象台专家等。据介绍,淮河水患“隔三差五”是淮河流域特殊地理位置、地质形态形成的规律。

    淮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干流全长1000公里,流经豫、皖、苏、鲁等省。它与秦岭构成气象上的中国南北分界线。气象专家用“三个接合部”来概括淮河流域地理特殊性: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的接合部;北半球亚热带和温带的接合部;沿海和内地的接合部。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研究论证:类似接合部都是典型的孕灾地带。

    淮河水利委员会专家用气象学专业术语描述:以淮河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温带半湿润区,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区。影响本流域的天气系统众多,既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又有热带的台风和东风波,还有本地产生的江淮切变线气旋波。东南亚季风是主要因素。由于是多种气候交汇区,多变是一大特色。不同地区、季节、年份,降水量极不均匀。南部大别山,最大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而同时北部平原区可能只有200多毫米;全流域的年降水量虽是800多毫米,5月至8月的汛期3个月却通常降雨五六百毫米。特别是6月、7月,江淮地区特有的梅雨季节,降雨可持续一二个月。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丰水年和贫水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于是形成特殊的降水年份,如1954年的水年和1978年的旱年相比,悬殊竟高达三四十倍。

    气象史料表明,淮河流域旱涝周期明晰,突出变化周期一般为11年。研究淮河灾害史发现,近530年流域性洪涝灾害131次。其中洪灾平均3年多一次。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洪涝集中发生在18世纪,干旱主要集中在16世纪、20世纪。上世纪以来,1931年、1954年、1963年、1991年和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均震动世界。

    淮河水患“隔三差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质地形。淮河是中国最年轻的大河,100万年前才诞生,苏北5000年前才成陆地。据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最新数据,干流中下游约800公里长程,落差仅22米。下游聚水盆洪泽湖湖底比中游干流重点城市蚌埠河底高出2米多。历史上的洪灾使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加剧了淮河下泄不畅的地理特征,使内涝成为淮河水灾的重要形态。

    淮河还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自己出海口的大江大河。现在干流入洪泽湖后,经三江营人工水利枢纽借道高邮湖入长江。新中国成立后大力修建淮河,分别为沂、沭、泗水系和淮河干流水系修建多条入海口。其中1951年修建了干流第一个入海口苏北灌溉总渠,全长达169公里。1999年修建的干流新入海口工程,总投资40多亿元,是中央治淮19项重点工程之一。西起洪泽湖东岸三河口,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形成三河三堤,底宽80多米,最宽处达300多米,2003年完工,极大缓解了下游及全流域洪涝灾害,同时是罕见人工水利景观。

    专家称,淮河洪水“隔三差五”这一自然规律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大水小灾、有水无灾治淮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11 fuyang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