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称扭转阜阳形象要舍得往自己身上使劲
一个城市的形象究竟如何,更多存在于老百姓口口相传之中,而民生福祉的质量与城市形象的质量,实际上都与权力的品质密切相关。
贪官、毒奶粉、欣氟事件、逼官招商……几年来,发生在阜阳的一连串负面事件,不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一些媒体的所谓“新闻富矿区”,更使阜阳市“灰头灰脸”,成为阜阳人挥之不去的“阴霾”。近段时间来,阜阳市前后共出台、制定了近100项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几乎涵盖当前所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逐一“对症下药”,展开教育、警示、监督、惩处等一系列“组合动作”之后,阜阳的正面形象开始逐步恢复。(5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
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找不出量化的数字标准,但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城市都是有“形象”的。那么,城市的形象靠什么优化?不好的城市形象又靠什么来改变?好像还是没有标准。比如说,有城市认为,居民小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损害城市形象,必先拆之而后快;有城市认为,街道上卖瓜果梨桃的小摊小贩损害城市形象,必以“无摊城市”为治理目标;也有人认为(比如无锡市委副书记赵旻),外地低素质人口大量流入,本地人才大量外输,才是城市形象总体无法提升的关键所在,于是又讨论起“给外来人口设门槛”的话题……(5月28日《江南时报》)
阜阳作为一个曾经“形象被搞得一塌糊涂”的城市,其痛定思痛、由坏而图好的过程,全面地折射出了一个城市的形象究竟因何而变得糟糕起来,又因何而有了扭转的可能。
而形象靠什么改变?根据报道,此番转变最大的原因来自于政府部门的限权与服务意识:他们把重塑形象的“矛头”直指市委、市政府的所属重点部门、窗口行业和为民服务的机关单位,强力推出了阳光工程、首问责任制、办事程序公开制、限期办理制、责任追究制,并制定了“只服务、不添乱;不讲不行的理由,只找可行的办法……”等指导理念,才有了实属“来之不易”的形象扭转。
在当下的中国,只要权力肯真正用心想办法,得到好的形象传播并不是苛求的事情。比如日前的“封车令”,在“五一”长假即将开始之际,阜阳市以一纸“封车令”全面“封杀”了全市公务用车的“假日出行”,历经7天多方“检验”,收效颇佳。此举一经“曝光”,立刻受到了《安徽日报》和一些网站等省内外众多媒体和网络的“追捧”。如是观之,政府“好名声”的得来真就那么难吗?
在反对无锡市“为外来人口的素质设定门槛”问题时,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说:“无锡是无锡人的无锡,更是全中国人的无锡。”这个道理看起来好像有些大,人家未必能听得进去。但“小道理”也不是没有——不能老是惦记着外来人口该不该排斥、小地摊该不该取消、太阳能热水器该不该拆除,而是要多往自己身上使劲,找找自己在社会服务、权力应用等方面有没有穷尽其力,有没有尚需改进的空间,才是改善当下城市整体形象的关键所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个城市的形象究竟如何,更多存在于老百姓口口相传之中,而民生福祉的质量与城市形象的质量,实际上都与权力的品质密切相关。只要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只要干好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是有选择地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搞“太极推手”,一个城市的正面形象才能如积跬步般堆积起来。扭转城市形象:眼光向外,用力向内,要舍得往权力自己身上使劲。(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