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解读阜阳方言

发布:2007-4-8 20:22:09  来源:转载  浏览570 次  编辑:晓宇
    1 、声母 

    阜阳市方言声母26个(含零声母)。突出特点是:(1)有舌面后浊擦音?(即h〔x〕的浊音),它能与很多开口呼韵母相挤成音节。如“俺”读作“??”。(2)舌尖后浊边音1,即翘舌浊边音。不与韵母相拼,而能自成音节或充当儿化韵的韵尾。(3)舌尖后(翘舌)清边擦音?和不送气舌尖后(翘舌)清边塞擦音t?牛很有特色,它们不能与韵母相拼,而能与l尾拼合,组成儿化音节。(4)唇齿清擦音f的出现频率高,如“书、刷、涮、双”等字,都念f声母,而不念sh〔?〕声母。(4)老派音中还保留着尖音字。其中,舌尖前音z〔ts〕、c〔ts‘〕、s〔s〕与齐齿韵相拼的为多,而与撮口韵相拼的已很少。

    2、韵母

    阜阳市方言共41个韵母:11个单元音韵母,14个复元音韵母,11个鼻化元音韵母.5个鼻音尾韵母。其主要特点是;(1)没有前鼻尾韵母,与普通话前鼻尾韵母相应的是鼻化元音韵母,如“天”念作。t‘i?。(2)后鼻尾韵母则较少,如“肮、央、汪”等字,都不念后鼻尾韵母·而念成了鼻化元音韵母——?、ia、ua了。(3)没有er〔?r〕韵母,与普通活er〔?r〕和r尾相应的则是?、L和L尾。

    3、声调

    阜阳市方言4个调类。调类与普通话相当,担每一个调类各有自己的调值。

    4、声韵配合关系和基本音节

    阜阳市方言25个辅音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7组,加上零声母共为8组。41个韵母,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分为4组,声母与韵母相互拼合,共得出基本音节428个。如果把能自成音节的?(如“耳”读做cl)等3个音节也计入,则为431个。

    二、词汇

    阜阳方言有自己的特色:至今沿用着一部分在今天普通话中已不能独立使用的古代汉语单音词。如“他仿他爸的脸面儿”中的“仿”。有些方言词在词形上与普通话的词完全相同,却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方言说的“晚上”是指下午。而“灯下”,作为方位短语,它的含义与普通话相同。但“灯下”还可以作为时间词使用,表示“晚上”,而普通话中就没有这种用法和义项。有些方言词在词形上与普通话完全不同,却可以表示完全相同的意义。如方言说“撑杆子”,“雨淋子”,都与普通话的“伞”同义。有些词语是方言中独有的,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形式。如“干店”是指临时租给过路人宿夜的小店,只提供空房。又如惯用语“揽满食”,是指见到对自己有好处的活儿就拼命揽过来抢着干,含贬义。有不少量词都富有方言色彩,如“一坨”儿。是指“一块儿”“二棚(楼)”是指“二层(楼)”。方位短语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特的说法,普通话中有一个“四下里”,方言里,除有“四下里”外,还有诸如“八下里”、“几下里”、“两岔里”等:方言语汇的系统性很强。方言里称“老板”为“掌柜的”,称“老极娘”就叫“掌柜娘”;方言里称“岳母”为“老丈母娘”,称“岳父”就叫做“老丈母爹”。方言中个别词语受到外地方言的影响。如方言经常把“可以”或“行”说成“中”·是受到河南话的影响;方言称“表兄弟”为“老表”.是受到江西话的影响;方言中原有一个与普通话“撒娇”意义上大致相当的词,叫“景”,但现在有时说成“嗲”。这是60年代末上海知青来此插队后逐渐说开的,系受上海话的影响。

    本部分收录的词语按意义分类,有些词语意义相同,但说法不一,为便于比较,也一起收录,其间以斜扛分开;可有可无的语素加括号。

    对个别特殊的读音或者对多义多音字或难认的字采用注音,如“脊梁n1a,表示这儿的“梁”不读。lia。

    对有音无宇的语素采用划方杠□来表示,如“□?ou了”,其意思的食物经火烧焦变黑。

天象、地理、时节

日头——太阳。/泥巴蛋(子)/土垃——主土块儿。

日头地儿——太阳照到之处。走水了——忌讳语。指失火了。

盐子子/雪子儿——霰。洋铁——马口铁。

冰凉(块)/冬笼——冰。龙黄——琉璜。

冰凉条子/冬笼条子/冰凌条(儿)年时个——去年。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11 fuyang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