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安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蚌埠名列前五
宣城、宿州、池州、亳州、六安竞争力偏弱
城市之间的竞争由来已久,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省17个市竞争力如何?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省社科院《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公布了安徽第一份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在最重要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方面,排在前五名的城市是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排在后五名的城市是宣城市、宿州市、池州市、亳州市、六安市。
规模竞争力:合肥一枝独大
规模竞争力是以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和排名的。排在前五位的是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第一名合肥市GDP与第二名马鞍山市GDP相差很大,超过一倍多。报告显示,我省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省会合肥聚集了大量的资源,规模竞争力占有绝对优势,马鞍山、芜湖、铜陵沿江三市与东部相邻,也聚集了大量的企业,规模竞争力也明显。综合而言,安徽城市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水平、人口、资源差异显著。
增长竞争力:铜陵增长迅猛
增长竞争力指数是以GDP的三年的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的,反映了城市扩张的速度及潜力。研究发现,安徽城市增长竞争力差别很大,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最高的城市GDP平均每年达35%,最低的仅9.63%。东部沿江城市增长竞争力较强,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较弱,增长竞争力较弱。
效率竞争力:皖江城市潜力大
效率竞争力指数是根据人均GDP、地均GDP和地均非农增加值综合而成的指数,它表示一个城市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反映了资源集约程度的指标。排在前五名的城市是马鞍山市、合肥市、铜陵市、芜湖市、蚌埠市。
效益竞争力:各市差别不大
效益竞争力是根据单位用电产GDP、单位用水产GDP、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四个指标计算的,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益好坏、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资源消耗对GDP的单位贡献。考察安徽城市效益竞力,指数差别不大,说明我省城市对发展开始注重资源的利用和节约,注重城市环境保护,部分城市加大工业结构调整。
结构竞争力:合芜蚌经济潜力大
结构竞争力主要是根据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费用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计算出的,反映的是该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以及尚待提高的潜力。结构竞争力排在前五名的城市为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安庆市。
质量竞争力:马鞍山独占鳌头
质量竞争力主要是根据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两项指标综合得出的结果,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质量水平的高低。排在前五名的城市分别为马鞍山市、合肥市、铜陵市、芜湖市、黄山市;排在后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宣城市、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阜阳市,城市居民和政府收入水平较低。
综合竞争力:城市实力相差悬殊
综合竞争力是根据主成分法对上述指标的计算综合得分,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在规模、增长、效率、效益、结构和质量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前五名的安徽城市竞争力指数差别较大,说明城市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排在后五名的城市竞争力指数差异较小,说明安徽欠发达城市有很多相似性。
竞争力座次排名:
合肥市:安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一,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全省第一,增长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全省第三,效益和质量竞争力全省第二,各项竞争力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马鞍山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二,效率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全省第一,规模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全省第二,但效益竞争力在全省倒数第一。也就是说马鞍山今后在水电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有待提高。
芜湖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三,规模竞争力在全省第三,结构竞争全省第二,质量竞争力全省第四,但效益竞争力排在全省第八,主要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待一步改善。
铜陵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三,增长竞争力全省第一,是三年来安徽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质量竞争力在全省第三,规模竞争力全省第五,结构竞争力第六,但效益竞争力在全省第十五位,水、电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保护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改善。
蚌埠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五,规模竞争力全省第六,增长竞争力全省第八,效率竞争力全省第五,效益竞争力全省第十,结构竞争力全省第四,质量竞争力全省十。不足之处是经济增长不快,水、电资源利用率不高。
安庆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六,效益竞争力全省第五,增长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全省第八,效益竞争力全省第十二位,不足之处主要是经济规模不大,电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较低。
淮南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七,规模竞争力全省第四,效益竞争力全省第十四位,结构竞争力全省第十二位,质量竞争力全省第九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水电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保护有待改善,规模企业的R&D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不高。
淮北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全省第八,规模竞争力全省第七,增长竞争力全省第五,效率竞争力全省第七,效率竞争力全省第十三,质量竞争力全省第十一。比较弱的是水和电资源的节约程度不高。
黄山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九,优势之处是效益竞争力较高,效益指数为全省第二,结构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相对较强,分别在全省第七名和第五名。不足的是规模竞争力较弱,在全省居第十五名,增长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不强,在全省居第十二和第十名。
滁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名第十,规模竞争力居全省第十三位,增长竞争力居全省第十五位,效率竞争力位居全省第八位,效益竞争力居全省第六位,结构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分别居全省第十一位和第十位。
阜阳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十一位,规模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效率竞争力、效益竞争力、结构竞争力都是在9至13位之间,但质量竞争力排在全省末位,人均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巢湖市:综全竞争力在全省居十二位,其它各项竞争力在全省都在11至14位之间。城市规模小,属安徽省欠发达城市。
宣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第十三位,竞争优势在于效益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最弱的地方在于增长竞争力全省倒数第一。虽然与长三角接壤,但城市缺乏吸引力,经济增长较慢。
宿州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第十四位,竞争优势是效益竞争力,全省第四位,其它项竞争力靠后。
池州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十五位,规模竞争力全省倒数第一位,增长竞争力全省第十位,效率竞争力全省第十四位,结构竞争力全省第十四位,质量竞争力全省第八位。
亳州市:综合竞争力全省第十六位,除了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外,其它竞争力都较弱,效益竞争力在全省第一位,规模竞争力全省第十一位。
六安市:安徽大别山区一个地级城市,城市规模较小。综合竞争力全省倒数第一位,各项竞争力都较弱。